新政利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CRRA报废汽车专业委员会        2024-10-24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是我国物资再生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资源节约、永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最有效的绿色产业之一。当前,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预计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同时新能源车快速普及和报废量持续增长,行业业态发生显著变化,围绕当前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能局部过剩、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商务部等7部门系统设计,及时印发《关于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回收资质认定管理、回收企业提质升级、打击非法专项整治、加强组织实施四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措施。《通知》重点强化了行业健康发展的联合监管,打通产业链高质化延伸的堵点,破解长期困扰企业经营的难题,对行业规范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文件政策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完善行业回收体系。《通知》旨在优化报废车回收拆解产业布局,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监测,合理控制产能,推动行业高度市场化,提高行业整体效能。

当前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数量达到1700家,总拆解产能增长较快,资质企业集中部分地区企业竞争白热化,叠加废钢铁价格大幅波动并持续走低、回收拆解成本增加等因素,企业经营困难,出现行业性亏损;同时少部分地区也存在产能不足情况。

《通知》重点强调了依法依规有序开展报废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工作,严格执行《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规章、标准规定等,规范现场验收评审工作,健全违法违规退出机制。资质企业有序进入和有序退出双机制更健全,行业将逐步科学合理配置拆解产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区域产业均衡健康发展。

二是有利于行业高端化创新升级。《通知》鼓励企业开展精细化拆解,实施数字化转型,发挥线上交易平台联通产业链作用,扩大报废机动车回用件销售规模,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当前,部分企业的确在向精益化管理、精细化拆解方向发展迈进,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业务流程电子化覆盖程度较低,在日常经营中大部分场景仍然采用手工纸质化记录和统计,业务响应不及时;二是精细化拆解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拆解过程中粗犷式拆解仍然存在,自动化拆解设备应用程度低,高值化回用件利用低;三是服务水平较低,企业多采用被动销售模式,主动意识差,服务水平低。

为破解行业经营困局,助力企业提质升级,《通知》引导规范企业开展新能源车拆解业务,明确拆解企业可向符合《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发改环资[2021]528号)的企业交售“五大总成”,鼓励企业提高资源高质化利用水平,支持优势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模式。依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逐步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前端后端覆盖,产业高端,产品高级的经营局面。

三是有利于健全行业监管机制。《通知》要求严厉查处非法回收拆解活动,开展打击非法回收拆解专项整治行动,各地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鼓励社会公众举报违法违规线索。

近年来资质企业实际回收数量占注销比例逐步拉升,但也要看到在利益驱动下,非法拆解虽然持续整治,仍不时冒头,报废车辆没有进行合法合规处置,存在对环境产生污染风险。企业数量增长过快的同时,非法经营者对上下游市场过分搅局,企业被迫高价收车,低价出售拆解物,进一步恶化企业经营环境,加剧了企业的亏损程度。

《通知》强调重点打击无资质企业非法拆解、倒卖报废整车和拼装车、买卖、伪造、变卖回收证明,超标排污,非法处置固废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查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承修已报废机动车的行为,加大对已达到报废标准机动车上路行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可以看到,打击非法的范围、力度、时限明显升级,做到重点施策,范围覆盖,精准执法,监管机制常态化将逐步建立。

四是有利于服务国家战略。《通知》加强了组织实施,各地商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联动协作,通过共享信息、联合执法等方式,提升部门系统监管水平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体现了政府对“两新”政策落实的高度重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对规范资质企业的有力支持,对行业健康发展的长远期许,我们相信,通过整顿后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将重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升再生资源在国家战略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的重要作用。

可以预见,《通知》出台后,能大幅激发资质企业规范经营动力,进一步释放车主规范报废需求,有力打击非法回收拆解行为,同时,也能引领带动全行业资源聚集和创新发展,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回收拆解行业和企业,构筑竞争新优势、发展新理念提供坚实支撑。预期产生七个方面的效果。

一是资质准入更严格。加强监管,资质准入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真正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资质企业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是产能布局更科学。各区域内资质企业数量分布更合理,企业可以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会利用自身优势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三是模式创新更新颖。鼓励资质企业创新“互联网+报废车回收利用”模式,打造线上、线下回收网络,探索和培育新型商业模式。

四是高值化利用更先进。资质企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提高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拓展,企业通过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开发应用,提升材料回用率。

五是市场竞争更良性。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检查进一步强化,相关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等违法行为,让市场回归良性竞争。

六是流通渠道更规范。规范规模报废产出单位的销售渠道,引导资源合理流向,进入资质企业拆解利用,各地政府和资质企业强化宣传引导,私家车报废比例进一步提升。

七是技术标准更领先。提升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先进企业响应国家标准战略,争创示范引领行业进步,形成新质生产力。

上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