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百科】30年前我们熟悉的车型(桑塔纳中篇)

来源:艾特大象        2023-07-21

说报废,道拆解。

大家好,我是大象ELV。

 

上期百科说到“桑塔纳”车型被选中投产,本期继续随时间轴前行,来看看桑塔纳是如何走向辉煌的。

 

书接上文,在上汽与大众合资之初,大众给出了奥迪80和桑塔纳两款车型共咱们选择,表面上看是两个车型选项,但在骨子里当时的桑塔纳就是奥迪80的减配版,和奥迪共享技术,甚至连发动机布局都和奥迪一样,都是采用的纵置布局。在国外桑塔纳被叫做帕萨特B2,而桑塔纳这个国内家喻户晓的名字,最开始则是在巴西和南美国家的名称,这个词的意思是一股在美国加州山谷里的风。到今天帕萨特已经更新到第八代了,在国内也演变成了帕萨特和迈腾两款车型,这两款车型本期暂且略过。

 

 

桑塔纳开始投产

 

书归正传,在国内第一辆桑塔纳诞生是在1983年,看过上期百科的朋友可能发现问题了,这比合资签约的时间还早,因为这也是谈判合作的一部分内容。1982年为了跟德国大众表示诚意,上汽和大众签订了《试生产协议》,由德国大众发零件运到上汽,再由上汽来负责组装。一边谈合作一边给上汽生产线组装练习装配。据说当时的工人拆开德国发来的零件之后,拿着锤子人都傻了,这新零件不用敲就能装上这么神奇吗?

 

 

1983年,上汽第一辆试生产的原版1.6升排量桑塔纳走下生产线,一直到正是投产之前,陆续试生产了将近2000辆,送到全国各地区试车,收集反馈在做出改进,“把地盘高度调整到比SUV车型还高”就是反馈之一。对于这件事有着不同评价,当时我们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而德国本地《明镜》周刊上却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实验,仿佛在一座荒败无缘的孤岛上生产汽车。”

 

1985年上海大众正式成立之后,桑塔纳仍然处在一边建设工厂一般生产的状态,但产量爬升的很快。两年后就年产能破万辆,越来越多老上海人口中的“桑车”开始穿梭在大街小巷,又好开又皮实的名头很快传遍国内。出租车公司、政府机关甚至开始堵着厂门口排队买车,前一阵子电视剧《狂飙》里的警察基本都是桑塔纳,甚至还有些经费紧张的单位,到今天的公务车还是桑塔纳。

 

 

传奇车型的开始

 

1987年上海大众在电视台头放了一则广告,“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几乎是第一批出现在国内电视上的汽车广告,广告词也非常有时代特色,非常能够满足改革开放先富起来那部分人的心理,在房子还没有那么昂贵的年代里,迫切的炫富方式只能通过桑塔纳和大哥大释放出来。那时桑塔纳出厂价格大概在17万元左右,加上税费和中间商转手的费用落地基本上超过20万元了。第一批能开上桑塔纳的人如今开上劳斯莱斯都不为过,当年开劳斯的如今不是上去了就是进去了。

 

除了不愁销售以外,这代桑塔纳还有一个特点:好偷。车门缝隙大而且没有安装防盗中控锁,技术稍微好点的偷车贼直接开启0元购,开到黑市上转手就能换钱。所以那时开桑塔纳的人,除了单位司机、出租车司机和有钱人之外,还有可能是偷车贼,也在当时流行过一句话“白捷达黑普桑后备箱里全是枪”。

 

值得一提的是,这代桑塔纳还引进过一批旅行版车型,民间简称为“桑旅”,但当时消费者们认为这车有头没“屁股”并不买账,反倒是因为后备箱空间巨大,在警务领域销量的不错,不过到来如今,反倒有不少人在到处找桑旅,也不知道是真喜欢呢还是只为跟风。

 

 

桑塔纳巅峰时期

 

到了1994年,桑塔纳的年产量超过16万辆,随着车越卖越多上海大众也在桑塔纳的基础上,更新了99新秀、世纪新秀、俊秀、景畅之类的改款车型,外形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是加了一些内饰功能配置,发动机也陆续换装了1.8升版本。这代最初的桑塔纳一直生产到2012年左右,跟后续车型同堂销售,将近30年永葆青春,秦始皇听了都直呼它内行。

 

到此桑塔纳车型已经算是走上巅峰,以当时的保有量足以证明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经典、皮实是国人对桑塔纳最深记忆,同时也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但是再经典的车型都逃不过更新迭代的命运,能否再创辉煌还要开后来人的发展,下一期大象ELV同各位一起来看看桑塔纳后续的命运如何。

 

如果您身边也有同款车型,不妨在微信登录“艾特大象”小程序试一试【车辆估价】,车主可通过车辆估价功能,了解车辆报废价格,直接准确对接有回收报废资质的企业,一对一进行车辆报废服务,保障车主利益,避免车辆报废过程中踩坑,给自己造成损失。如果想要报废,还可以选择【我要报废】,车主一键登录,全程免费申请车辆报废,方便快捷。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报废百科】30年前我们熟悉的车型(桑塔纳上篇)

下一篇:【报废百科】30年前我们熟悉的车型(桑塔纳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