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百科】30年前我们熟悉的车型(五菱上篇)

来源:艾特大象        2023-12-11

说报废,道拆解。

大家好,我是大象ELV。

 

 

说起五菱相信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耳熟能详的有五菱宏光miniEV、有五菱宏光面包车,前者号称车库胖头鱼、马路小流氓,最低售价至卖32800元,老百姓买起来也毫无负担;后者号称秋名山杀手、拉货王中王,属于前者车型的祖爷爷,现款在售价格46000元,全国不知道有多少老板就是靠这款车发家致富,一步步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便宜且好用,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最高的实用性,又好又便宜当然广受大家喜爱。本期咱们就来说说这些神车,以及这些神车背后来自广西的车企——五菱。

 

木炭车入门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五菱这家车企诞生在1958年,但实际上要刨根问底的话还要追溯到1928年,李宗仁、白崇禧创办的柳州机械厂,和当时还叫金陵兵工厂的长安一样都是军工企业,甚至在那时还制造过几架小型飞机,后来为了减少对石油的消耗,又制造了一批木炭车。没错!就是字面意思中烧木炭的汽车,也是属于真新能源了呢。

 

 

拖拉机起家

 

时间来到1958年,在上级指导下广西省为了加快机械工业的发展,从柳州机械厂分离出来一个柳州动力机械厂,主要任务是制造大型柴油发动机。再后来的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让大型柴油机械无用武之地。种好庄稼填饱肚子才是当时的重中之重,而当时的领导也提出了“1980年全国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正所谓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在当时人们需要的就是拖拉机。

 

1960年,柳州动力机械厂正式投产,并且划分出一个部门专门研发制造拖拉机,后来成了柳州拖拉机厂,也就是五菱汽车真正的前身,简称柳拖。这里有个冷知识,柳州当年还有个工厂叫柳州汽车厂,比柳州动力机械厂还要早几年成立,只是后来专门研发制造货车,1981年成了东风集团的子公司,跟本期的五菱基本没什么关系了。

 

书归正传,1964年只用了57天柳拖仿制英国福克森的第一台拖拉机试制成功,一年后定名为丰收牌拖拉机,并被列为国家指定产品,由当时的农机局包销售,柳拖只管生产就行。到了70年代,柳拖已经成为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年销量有5000多台,这也让柳拖实现了扭亏为盈。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要出意外了,1978年末的某次大会上的决定彻底改变了整个经济体制,农机局不在包销售了,柳拖需要自谋出路,但已经过习惯了十几年好日子刚开始赚钱的柳拖还没反应过来,还在埋头生产拖拉机。一夜之间,厂离堆满了1000多台滞销的拖拉机。凭本事挣来的钱又凭本事亏了进去,但这种事柳拖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早就没有了当初的不知所措,大不了从头再来嘛。

 

时任副厂长姜公望领着工人们找出路,市场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缝纫机、棉织机、电风扇等来着不拒,说是已杂养专但其实已经没有专了。这个缝纫机要重点说一下,当时定名为万家牌,后来还差一点成了五菱的名字。杂活没干多久机会来了,柳拖盯上了刚刚进入国内的微型面包车。

 

微车续命

 

 

五菱之所以被称为神车,很大程度时因为干的都不是人事,而这种神技从创立之初就有所体现。事情还要从1980年说起,在那一年上级有意发展我国自己的小货车,但这种车型在当时谁都没干过,不知道从哪下手,于是就从邻国那里进口了三菱小货车,又找来国内几家车企一起研究,看看这小货车怎么造。这时候的柳拖还在干杂活还没参与其中,但厂长金振华敏锐的觉得这是能挽救柳拖的一个绝佳机会,于是一狠心一跺脚,在柳州上级部门的协调下,自己出钱从邻国引进了第三代三菱L100 MiniLab作为原型车,开始了逆向研发。当时的柳拖虽然已经造出了拖拉机,但实际上研发能力还是略显不足,于是同那时候其他车企一样,用尺子量用锤子敲成了工人们造车的必要步骤。

 

 

练习两年半之后,锤子敲出来的第一辆小货车正式下线,车型代号LZ110,后来又逆向研发了微面车型的LZ110k,其中k代表的就是客车的意思,这可比后来的老对手长安还早。柳拖一时间没想好给这款车起个什么名字,所以就直接把当时知名度还不错的万家牌缝纫机的商标拿过来贴在车上了,最早这款车型也叫万家牌汽车,车标也改成了宝石形状的W。

 

万家牌汽车作为柳拖的微车开山之作走下了生产线,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因篇幅原因咱们下期继续分享。如果您身边有老旧车型,请给它们一个最好的归宿,不妨在微信登录“艾特大象”小程序试一试【车辆估价】,车主可通过车辆估价功能,了解车辆报废价格,直接准确对接有回收报废资质的企业,一对一进行车辆报废服务,保障车主利益,避免车辆报废过程中踩坑,给自己造成损失。如果想要报废,还可以选择【我要报废】,车主一键登录,全程免费申请车辆报废,方便快捷。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报废百科】20年前我们熟悉的车型(马自达6终篇)

下一篇:【报废百科】30年前我们熟悉的车型(五菱中篇)